3.gif

徐长征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新沂市东华高级中学 > 徐长征名师工作室 > 云南冬天树林的硬读之旅
云南冬天树林的硬读之旅
作者:徐长征名师工作室发布时间:2022-02-18浏览:902
文章摘要:

《云南冬天的森林》的“硬读”之旅

 

  徐长征

摘要:《云南冬天的树林》的审美态度与众不同,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阅读障碍。我带领学生采取“硬读”的方式,带领学生一次次穿越“云南冬天的树林”,触摸一个个词语的温度,一步步抵达文本的内核,一点点靠近属于于坚个人心灵的“树林”,完成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硬读   穿越  《云南冬天的树林》

 

苏教版《现代选文选读》中,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森林》难读。

曹勇军老师坦言读这篇散文是一次“审美历险”;熊芳芳老师先从于坚的《便条385》入手,拎出“去弊”二字再读,高屋建瓴,降低了阅读难度,但又缺失了那份在树林中穿越、迷惘,然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带来的惊喜;而因为太难懂,许多教师则直接告诉学生“不要阅读”。

其实,“难懂”的好文章还是需要点“硬读”的功夫的!一时读不懂,学生若能“硬着头皮读”“反复阅读”“坚持读完”“直至读懂”,对提升阅读思维品质是大有裨益的。

《云南冬天的树林》的审美态度与众不同。于坚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修辞手法,而尽可能多的采用最简单的、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落叶自然的直观状态,直接将人带入“其境”。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体系,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如果我们不去面对这样的障碍,不去认识这样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自然就缺少一次特别的领悟,当以后再次遇到类似文本时,可能仍然会“茫然”或“失语”。我也相信,一点点接近和品咂,会比直接告知更能触摸到文本的温度。

我决定带领学生开启一次“硬读”之旅。

既然是“硬读”,当然要在“读”上下功夫。怎么读呢?选文比较长,大约五千字,这对习惯于读“千字文”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

我先让学生独立默读文章。要求用8分钟时间读完文章,并划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句子。

8分钟后,大多数学生读完了文章。我让学生把划出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圈画的理由。经过梳理,学生划出的共性的句子主要是以下几句——

在冬天,云南的树一片苍绿。(圈画理由:这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一句话一般都很重要,这句话是开篇点题之句。)

然而,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圈画理由:这句话独立成段,有可能很重要)

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圈画理由:这句话感觉很新奇。)

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圈画理由:感觉这句话很有哲理。)

躺在那儿,仰望上面在树干和叶子之间的光束和木片。(圈画理由:这句话,放在段首,有可能是中心句。)

下面四个“躺在那儿”句子从略。

这些句子对理解文本当然很重要,但学生只是从句子在文中位置的角度很“感性”地圈画出来,而对其内涵,可能不理解。

在这时,我开启了第二次阅读:串读。找三位同学读完全篇,其余同学认真听读,并思考问题:感知主要内容,用文中语言材料概括每段段意,并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复杂的文本,如果能把握行文思路,便会让学生减轻“畏难”情绪,削低难度的高峰。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学生读完了全文。学生又用五分钟时间概括段意,划分段落。借助“然而,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和“在这美丽、伸手可触的林子中,唯一的愿望就是躺下”这两个语意转换明显的句子,学生很快分清文章的层次:

一、1 —3节,写云南冬天树林的特点;

二、4—7节,写云南冬天的落叶;(部分学生将第三段放在第二部分,我认为也可以。)

三、8—14节,写在云南冬天的树林里“躺下”亲近自然。

阅读至此,学生还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学生抓住的还只是文章的“外显”,还都是 “一望而知”的东西。

要想进入文本深处,就必须走进语言的“树林”。在这时,我开启了第三次阅读——评点式阅读。要求学生从文中选出一个关键词进行点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某一“缝隙”进入文本。听学生的品评,教师也可以把握“学情”,明确学生的阅读状态和层次。我们来看一下学生是从哪些关键词进入文本的:

1:我提炼的关键词是“云南的冬天”,因为文章的标题就是写“云南冬天的树林”,在文章开头作者就写出了云南冬天和北方冬天的不同之处,云南的冬天没有“惯写的某些冬天的意象”。

2 :我提炼的关键词是“树叶”,因为作者从第三段就开始写树叶了,一直写了五段,也就文章的第二部分,当然,我现在还不太明白作者为什么用这多笔墨写树叶。作者写树叶会死去,写一片叶子的落下是一次辉煌的事件,只是我还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说是“辉煌”,作者前面说“叶子的死亡”,后面又说“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那么死亡和生命怎么会不存在呢?

3:我提炼的是“生命与死亡”。这一组词语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比如“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从全文写作内容看,作者写云南冬天的树林,就写了云南冬天树林里的“生命和死亡”,“落叶”是写死亡,后面写“躺在那儿”看到光束下的昆虫、黑蜘蛛、鸟、蚂蚁等都是写“生命”,这两个词语让我看到了本文结构内容的严谨之处。(学生鼓掌,特别是刚才提出为什么写树叶的同学最兴奋。)

4:我提炼的关键词是“躺在那儿”。文章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都是作者“躺在那儿”看到的。我在阅读的时候,我也在思考,为什么非得要躺在那儿去看呢?我发现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可能如果不是躺下来真的不会看得那么仔细,至于躺在那儿还有什么深意,我现在还没发现。(学生笑)

   因为上面已经分析了段落层次,再加上文章自身特点,学生筛选出来的关键指向比较集中,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在悄然走进文本的深处,学生的困惑也正是文章解读疑难所在。恰在此时,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响了。学生短暂休息。

经过上面三轮“阅读之旅”,学生们已经在“云南冬天是树林”里进出了三次。可以说,学生的头顶已经淋上了树林里的“雨露”,脚上已经沾带了树林里的“落叶和泥土”,心里已经有了树林里的气息,可以说,学生的思维已经处于“愤悱”之态。这个时候,我又抛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再次走进“云南冬天的树林”。第一个问题:再次阅读文本,找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然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第二个的问题:“作者躺在那儿看到的各种事物有何鲜明的特点,这体现作者怎样的生命观?”采取各人独立思考,写出答案,然后小组讨论、碰撞形成共识,最后上讲桌前汇报的学习方式。

我们看学生的观点——

1:我们组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作者使用的高频词语是“不”和“没有”,总共出现45次,在一篇文章中运用如此多的否定句句式,我们以前没有见过。我们组认为,作者好像在刻意回避什么,特别是写落叶时,作者用的否定句式特别多,从“它并不指望自己的离去同时也是一个季节的结束”“在树上的并不意味着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好像在逃避对落叶的意义或者是对落叶的联想、或者是落叶这个意象中的情感,作者所写的就是真实的落叶。那些与落叶相关的诗句与之无关,那些与落叶相关的情感也与之无关。

在写“躺在那儿”看“光束下昆虫、黑蜘蛛、鸟、蚂蚁” 等的时候,文中“你不会伸手”“不需要鼓掌”“不需要言说”可能是说人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至于准确与否,还得老师评判。(学生笑)

2:我们组回答第二个问题。从“你像身子下面那黑暗中的土层一样,和根周围的土、水、昆虫在一起”“这绝对是一个攀援绝壁的勇士的高难度动作”“看一只鸟怎样生活,毕竟胜过看一出舞剧或者话剧”“我永远看不见一只睡到12点才起床的蚂蚁”“那生命比你更强大、更自在、更无所估计”,可以看出作者躺在那儿看到的这些事物大都是具有生命感,作者是带着敬意来写的。作者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基础上的。我们组还猜测,这里写“躺在那儿”看,是否也有要人放下人的所谓尊严、俯下身子,在与万物平等的位置观察万物的角度去与自然万物交流的意思?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逐渐深入到文本深处。经过信息的筛选、排列、提取,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些认识已经接近“树林中的真相”。而对学生的这些猜测,我依然不置可否。我对学生们说,通过四个层次的阅读,我们逐步走近了真相,到底这座“树林”隐藏哪些奥秘呢?请看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

——于坚《便条385》

材料二:

……

于坚作为一个沉着的诗人,既是这个世界的观察者,也是怀着恻隐之心的反抗者。他近年的一系列诗作、文论、本着对人类根本经验的迷恋,以一种近乎粗粝的方式,深切地表达了他在大地面前的谦卑、孤独和伤怀。

……

于坚的写作,饱含着他对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重关怀,值此严峻的时刻,特以生态文学的名义向他致敬。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词·二○○七年度生态致敬作家于坚

第一则材料,是于坚的一首诗。这首诗体现了于坚“拆除隐喻式语言系统,努力使世界在语言的原初意义重返真实”的文学主张。

很多老师在上课之初就这诗“抛”给了学生。这样做,可能会降低文本阅读难度,但同时学生也会对着文本“贴标签”,这样,真实的阅读情境被破坏了,学生就不能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亲自去摸索、品味、感知其特有之味。

第二个材料是华语文学传媒给于坚写的授奖词。这个材料体现了于坚的自然观,是为帮助学生理解于坚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对待自然态度这个问题而准备的。

至此,课文中为什么使用了那么多否定句式,作者竭力回避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躺在那儿”,为什么对眼里的“小鸟”“蚂蚁”满怀敬意等原来好像无解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学生带着全新的认识、体验,再走进这篇“冬天的树林”,便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在学生与作者理念契合后,我又抛出:作者的创作主张是“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上的想象与夸张,力求客观描述事物的真实状态。”结合文本思考,这样的境界追求能完全达到吗?

设计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做一次思维体操,让学生明白,虽然作者着力去除“遮蔽”,去除“主观”,但永远达不到,因为进入作者视野中的意象,无论如何“过滤”,都有了情感取舍的烙印。人无法真正“客观”,除非你站在“云南冬天的树林”里,不言不语。

至此,对“树林的穿越”还没有结束。

我在投影机上投出了下面的句子:

然而,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树叶永远,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在最喧嚣/最明亮/最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也会看到一辆片叶子/……

这是从文中随意抽取的一段,我按照诗的形式分行——这篇散文完全可以当做一首长诗来读。

于是,我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按照自己的体悟,筛选文中语句,触发写作灵感,将这篇散文改写成一首诗歌——这个任务有一点挑战性,让学生很兴奋。

十分钟后,我让学生把写好的诗歌交换阅读,然后将他们认为写得好的读出来“奇文共赏”,于是收获了这样美丽的诗篇——

叶落

丁瑶

落了/那棵树上的这一片叶子/落了/在某时某刻/在风里/就在我的眼睛里/像一一帧帧无缝衔接的图画/我记得它在某个瞬间/却又像即将遗忘/它倚在风上/舞着自由的旋儿/驯服阳光/绿亦不甚浓重/黄亦不甚哀婉/是如优雅的谢幕/它落着/缓缓地/像在思索/摇头晃脑/漂浮起落/终于/它落在大地上/这一刻/阳光晴暖/鸟儿鸣啼/天依旧蓝/没有什么值得可惜/也没有什么值得依恋/一片叶子的落定/一座森林的喧忙/是过去/是未来/已无需言说

这样的诗篇,让我惊喜,也让我警醒。当下,随着参考资料越来越多,师生对此依赖性越来越强,裸读或素读的主张成为共识。在“浅阅读”“快餐文化”“数字阅读”盛行的当下,学生的阅读心态越来越浮躁,稍有难度或长度的文本,学生便“读不下去”或“赶紧找参考书、查找网络”……其实,有难度的文章,一旦读进去,便可绽放灿烂的“素养”之花。我用“硬读”的方式,带领学生一次次穿越“云南冬天的树林”,触摸一个个词语的温度,一步步抵达文本的内核,一点点靠近属于于坚个人心灵的“树林”,完成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这样的阅读,真实,难忘,也更有成效!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在《读书》中写道:“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谓“涵泳”的功夫,就是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文本之味。而“硬读”之要义,亦在于此。

注: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中语文‘文本深度解读’的系统性指导研究”(编号:D/2015/02/373,批文号苏教科规领 [2015] 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联系电话:15996909579  邮编221400

 


评论 更多>
暂无评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2000    举报邮箱:jubao@xkw.cn 技术支持:学易云